高起点谋划县域生态资源整体转化为生态资产、生态产品的可能性空间,芷江将生态优势同各种创新要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走出了一条以创新为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子。
自然资源确权先行先试
2016年底以来,芷江作为国家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首批试点地区,紧紧围绕“建立权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序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工作目标和“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边界,划清全民所有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边界,划清不同集体所有者边界”试点核心,积极破解试点难题,勇于探索工作机制,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试点与不动产登记深化试点统筹安排,开展了自然资源调查摸底,基本完成了全县林地确权工作,共登记确权面积205万亩,已办理发证170万亩。建立了梨溪口水库、金厂坪水库、两江口水库、㵲水河土桥段、三道坑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资源数据库。
率先开展生态资产贷款
芷江抢抓怀化争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机遇,以三道坑林区为试点,率先进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尝试。借助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力量,对三道坑林区生态资产价值进行了核算。2022年9月,公布了《芷江县三道坑林业经济区生态资产价值评估报告》:5年期生态资产价值共计7.6亿元。芷江积极探索“生态资产项目贷”模式,以三道坑林区生态资产案例,在全国首次完成基于生态资产核算结果的生态资产融资贷款,率先创设了“生态资产贷”信贷产品,发放贷款1000万元,成功创新了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绿色金融模式。
创新甜茶农旅产业融合
芷江在原生态野生甜茶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全力打造甜茶农旅融合全产业链,在已建设甜茶产业基地1500余亩的基础上,扩种甜茶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建设甜茶种植、甜茶产品深加工等多功能甜茶全产业链,使芷江成为集甜茶科研、科普、产业延伸链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国甜茶产业领先产业示范基地,年产各类甜茶产品1000吨以上,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同时拓展茶文化旅游,通过中国甜茶公园,融合有机茶和甜茶的文化元素,挖掘茶文化故事,把少数民族的茶俗文化、泡茶饮茶艺术、茶歌茶舞、茶具瓷文化、茶画茶诗词、茶加工工艺等茶文化故事进行有形展示,挖掘茶馆休闲、采茶体验、茶艺研学、炒茶作坊、茶歌对唱等甜茶产业链上的核心产品,连续2年举办芷江野生甜茶文化旅游活动,共吸引游客2万余人次,带动芷江其他旅游景点游客增加5万余人次和相关饮食住宿等消费收入,直接或间接带动芷江整体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打造出集“吃、住、玩、游、购、娱”于一体的甜茶小镇,形成全域发展、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生态农旅融合新模式。
责编:明毅 汪大庆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县应安委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县安保维稳信访稳定工作会议召开
梁志平在土桥镇调研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梁元和带队调研督导县城区社会治理一体化工作
梁志平督导调研“三大盛会”安保维稳与接待保障工作
梁志平带队调研督导项目建设及社会治理一体化工作
梁元和督导检查“三大盛会”重点项目建设
梁元和开展“八一”走访慰问
九届人民政府2025年第8次常务会议召开 梁元和主持
下载APP
分享到